進入咖啡店,見到吧檯內的咖啡師正對著自己手沖咖啡,咖啡香氣縈繞在整個空間裡,你想點杯手沖咖啡,翻開豆單,密密麻麻的介紹,你認得一些國家,但國家以後的文字對你而言像是外星符號,你不確定同樣是衣索比亞,西達摩是什麼、谷吉是什麼,耶加雪菲又是什麼。你不清楚咖啡為什麼要被處理,並且居然還有這麼多種不同的「處理」。
面對酷帥的省話咖啡師,你驚恐地闔上Menu,說:「我……我要一杯熱美式。」而面對親切的活潑咖啡師,又因為對方連珠炮般噴射出的專有名詞而頭暈目眩,最後你還是闔上Menu,說:「請給我一杯冰美式。」
風味表現不是飲料品項的口味
翻開Menu,我們總是習慣跳過看不懂的,先從熟悉的詞彙開始接觸。面對豆單,我們先忽略產國、莊園、處理廠與處理法,直接看向風味筆記。比如說一支衣索比亞,風味筆記寫著:檸檬、蘋果、蜂蜜,你直覺選了中央的蘋果,「我想要蘋果口味的。」然後得到了咖啡師的一記白眼。
開始認識豆單之前,請先在心裡複誦三次:「風味筆記是這支咖啡豆有的味道,它不是口味。」衣索比亞不是如拿鐵一樣,一個叫作衣索比亞的飲料項目,可以選擇加焦糖糖漿、草莓糖漿、香草糖漿,變成加味拿鐵;衣索比亞不是某一款創意咖啡,添入檸檬、蘋果、蜂蜜這些真實材料,以猶如製作雞尾酒的方式幻化出來的飲品。
衣索比亞只是一個產國,由該地而來的咖啡豆子,經過烘豆師與咖啡師的詮釋,呈現出的風味表現,即是豆單上的風味筆記。當然,關於衣索比亞的風味表現,標準答案不是檸檬、蘋果、蜂蜜,依據不同地域的風土特色、不同處理方式、不同烘焙手法、不同沖煮技術,即使是同一個產國,也會帶來不同的風味表現。這樣說好了,一樣是台灣,一樣是肉粽,北部粽與南部粽的味道就完全不同了,對吧?
豆單究竟應該怎麼看
記住了風味筆記不是口味,至少我們在面對豆單時,知道它代表該支豆子帶有的風味表現,不至於誤以為像冰淇淋口味一樣可以選擇,進而鬧出笑話。接下來,我們看看豆單的組成結構。
以範例中,左手邊的豆子為例,巴拿馬代表產國,波奎特是產區,艾利達是莊園名字,藝伎為咖啡品種,蜜處理則是它的處理方式。最後的黃檸檬、血橙、甜桃、龍眼蜜,則是這支豆子的風味表現。依照這個公式,右邊豆單內的文字,分別又代表什麼呢?沒錯,衣索比亞是產國,耶加雪菲代表產區,Heirloom是衣索比亞原生品種,它的處理方式則是水洗處理法。至於檸檬、蘋果、蜂蜜,則是風味筆記。
( 推薦閱讀:日曬、水洗、蜜處理?簡單帶你認識咖啡加工處理法 )
市面上的精品咖啡,多半以非洲及中南美洲咖啡豆為主,衣索比亞與肯亞以漂亮的酸質聞名,多數帶有奔放明亮的柑橘或莓果調性。中南美洲則以優雅的花果調性為主,整體較為沈穩。從豆單裡面,篩選自己有興趣的風味表現,回想一下自己喝果汁與水果茶偏好的風味與口感,喜歡紅色系漿果或是黃色系水果?喜歡清爽的口感還是厚實的口感?藉此與咖啡師做討論,就能提高挑選到合適自己手沖咖啡的機率哦!
( 推薦閱讀:想增強自己咖啡品飲能力?你該這樣使用咖啡風味輪 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