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十年,檯面上躍出一位又一位的餐飲明星,每個人都認識Chef Andre,每個人都知道吳寶春。我們在報章雜誌上,讀到多難得台灣終於出了一名世界咖啡冠軍,間隔不久,又出了一名世界冠軍,你不知道這個世界冠軍和那個世界冠軍有何不同;滿街咖啡館,一個街區似乎總會有一間掛著紅布條——咖啡冠軍,你弄不清楚這些咖啡冠軍,又和那些咖啡冠軍不一樣在哪裡?
想知道這些冠軍代表什麼,就得從了解這些比賽開始。坊間的大小比賽,不外乎生豆評鑑、咖啡烘焙、沖煮技術與拉花藝術等等。由World Coffee Events (WCE)主籌,規格最高的世界大賽,競技的不是單純技術,包含對於咖啡種植、生豆處理、烘焙狀態、沖煮手法乃至展演與服務等綜合性項目。除此之外,就連國際評審也是萬中選一,從事兩年會員國賽事評審、取得國際評審資格考試的評審們,必須經過資格考試,以及賽前評審營的考核校正,才能夠成為國際評審。當我們知曉高規格國際賽事的複雜度如此,也就不難以理解,世界冠軍難得在何處。
世界盃咖啡師大賽 (World Barista Championship, WBC)
每位選手(即國家代表)必須在十五分鐘內,製作出四杯義式濃縮咖啡、四杯牛奶咖啡、四杯以義式濃縮為基底且不含酒精的私房咖啡(坊間多譯作創意咖啡)。評審分為技術評審與感官評審,就工作區域整潔度、製作技巧、口感風味與展演講述一致等項目進行評分。由於是咖啡世界大賽中複雜度最高的賽事,因此被也譽為咖啡師的最高殿堂。
2016年,台灣代表吳則霖拿下世界盃咖啡師大賽冠軍,以冷卻沖煮把手解決義式咖啡在萃取過程中,高溫高壓所帶來難以解決的優質風味細微損失,使義式濃縮咖啡在最適飲的溫度入口,保留更多細緻的花果香氣,以及溫醇質感。
世界盃杯測師大賽 (World Cup Tasters Championship, WCTC)
世界盃杯測師大賽,考驗的不是沖煮技術,而是品飲技術與感官能力。每位選手會有八組咖啡,每一組裡各含三杯咖啡,三杯咖啡之中有兩杯一樣、一杯不同,作為國家代表的選手們,必須在八分鐘內,找出每組的不同咖啡,比的不但是精準度,更是速度。
正式入行咖啡產業不到兩年的台灣代表劉邦禹,憑藉努力與天賦,在2014年,以三分四十八秒答對六題,擊敗三分五十一秒答對五題、任職星巴克咖啡總部的勁敵。
世界盃烘豆大賽 (World Coffee Roasting Championship, WCRC)
素有台灣最難報名咖啡代表資格賽事之稱的世界盃烘豆大賽,每每在報名前夕,各家烘豆師無不摩拳擦掌等待報名傳真的結果公佈。順利取得門票的選手們,將在初賽第一天練習指定用機,接著使用指定生豆烘焙、提交烘焙計劃。賽事基本上分為三個階段——預先烘焙、作品烘焙、作品烘焙評價,由於是現場進行作品烘焙的評估,結果也會在杯測當日公布。
台灣代表賴昱權在2014年前往義大利參賽,由於選手與選手間的差距微乎其微,一度以為自己奪獎渺茫,未料竟榮獲世界盃烘豆大賽冠軍。 iDrip與賴昱權合作,推出專屬冠軍咖啡包。
世界盃沖煮大賽 (World Brewers Cup Championship, WBrC)
規則分為指定沖煮及自選沖煮,指定沖煮發生在初賽階段,即每位選手透過不同沖煮手法,沖煮大會指定的咖啡豆;進入決賽之後,則以自選沖煮為主,在世界賽場,各國代表的沖煮技術都相當精湛的情況下,咖啡豆的選擇則成為至關重要的關鍵,近年,咖啡業界越發重視產地、各產區風土特色,選手們卯足全力尋找稀貴的咖啡豆,各有甚者親身至產地製作專屬自己的比賽批次。
除了沖煮技術,顧客服務與展演也佔據評分項目相當的佔比,評審在感官上就濕香氣、風味、酸質、醇厚度、餘韻、平衡感與整體印象評分的同時,評審品飲到的風味與選手描述的風味越接近、越精準度,得分數也會越高。
於2017年獲得世界盃沖煮大賽冠軍的台灣代表王策,在展演時雙手執壺、交錯注水入三指濾杯的畫面令人印象深刻。精心挑選出巴拿馬火山區Silla de Pando莊園的咖啡,再就處理法著手,搭配中性偏酸PH6.7至6.8、TDS70ppm的水,沖煮策略則是以細研磨程度的咖啡對應TDS偏高的水質,與大水柱的注水方式,使得TDS偏高的水中礦物質平衡風味,製造出爆炸性的相器、明顯的甜感與體酯感,猶如糖漿般的質地。iDrip與2018世界盃沖煮大賽冠軍深堀絵美合作,推出專屬冠軍咖啡包。
世界盃拉花藝術大賽 (World Latte Art Championship, WLAC)
比表演更像表演的咖啡賽事,莫過於世界盃拉花藝術大賽。每位國家代表必須在十分鐘內,透過牛奶與咖啡兩種原物料,製作出六杯牛奶咖啡——兩杯瑪其朵咖啡、兩杯拉花圖樣相同的拿鐵咖啡,以及兩杯拉花圖樣相同的創作牛奶咖啡。評分包括工作區域的整潔、咖啡本身的風味,以及選手展演。
台灣代表陳顥元在2019年,以「蘭嶼飛魚」、「鄉間景色」、「端午龍舟」取得世界盃拉花藝術大賽亞軍,是台灣在世界盃拉花藝術大賽最好的名次。
世界盃咖啡調酒大賽 (World Coffee In Good Spirits Championship, WCIGS)
從經典的愛爾蘭咖啡,到獨創的咖啡雞尾酒,世界咖啡賽事裡頭最新穎的——世界盃咖啡調酒大賽,考驗咖啡師討論風味、完美結合咖啡與酒的技藝。在八分鐘時間內,每位國家代表必須製作兩杯由相同威士忌、糖漿、咖啡及鮮奶油組合而成的熱愛爾蘭咖啡,以及兩杯相同的含酒精咖啡飲料,後者對冷、熱與使用原料不做限制。iDrip與2017世界盃調酒冠軍Martin Hudák合作,推出專屬冠軍咖啡包。
世界盃虹吸壺大賽 (World Siphonist Championship, WSC)
由日本精品咖啡協會SCAJ主辦的虹吸壺大賽,正式在2009年擴編為世界級別的國際賽事。初賽須沖煮三壺,其中兩壺為熱咖啡,另一壺則需製作成兩杯創意咖啡;決賽時,沖煮數量提高為五壺,包含四杯單品咖啡、四杯創意咖啡。
巧妙運用蒸氣吸引原理——虹吸式的虹吸壺咖啡,由於加熱方式有別於其他沖煮方式,也增加沖煮的變因、提高難度。2017年,挑戰世界盃虹吸壺大賽逾四次的台灣代表楊依姍,終於得償所願、奪得冠軍。 對於國際級別的咖啡賽事有興趣的朋友,歡迎前往台灣咖啡協會研讀相關賽事規章。每年十一月,世界盃咖啡賽事的台灣代表選拔賽,都會與台灣國際咖啡展一起舉辦,找一天去現場,挑幾個有興趣的項目觀賞,順便為選手們加油打氣吧!